夏风阵阵,吹跑了夏日暑气。
“小朋友们,我们来做游戏,炸弹是数字6,遇到带6的数字我们就一起拍拍手,好不好?”
“好!”
......
下午3时许,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爱心暑托班里,来自上海“海星之家”社工师事务所的志愿教师林士杰和孩子做起了互动游戏,互动中,孩子们的欢笑声久久回荡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这个夏天充满了欢乐。
田坝社区是湄潭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共有1781户6897人。爱心暑托班是在“四点半学校”的基础上,专为移民家庭提供免费的服务项目,自7月13日开班以来,社区共分了绿园小区、崇德小区、崇明小区三个班级,旨在帮助移民家庭中的小学生在暑假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并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田坝社区党支书张圣莲告诉记者,爱心暑托班仅是社区“睦邻中心”其中的一个服务项目,社区还设立了爱心超市、乡愁馆、乡愁菜园等,都深受田坝社区居民欢迎。
田坝社区“睦邻中心”是上海援黔项目,由上海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湄潭脱贫攻坚,结合田坝社区实际,将上海杨浦区睦邻中心社区治理模式“移植”到湄潭,同时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进行本土化探索而建,目的是促进群众由“村民”向“市民”转变,让搬迁群众改变思想观念,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生活,让他们在安置点找到归属感。
自上海杨浦区与湄潭对口帮扶以来,两地主动对接、深化协作,定思路、出方案、筹资金,确立了田坝社区睦邻中心“1125N”的总体思路。即:一个目标、一个阵地、两个项目、五大体系、N项活动。
一个目标:在社区党建引领下,以社区组织为载体,通过上海杨浦区的社会组织示范,培育本地社会组织和志愿团队共同参与服务居民,推动社区自治、社区创建有温度、有活力。
一个阵地:以打造睦邻中心凝聚民心,吸引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团结互助,实现社区长治久安。
两个项目:睦邻伙伴计划和睦邻中心运营。通过帮扶资金,以购买方式设立两个帮扶项目,一个侧重交流,一个侧重培育本地人才、联合本地组织。
五大体系: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五大体系为框架,在移民社区建设中融入上海元素。
N项活动:根据移民社区实际情况,针对不同人群进行服务。如建设爱心超市、乡愁馆、乡愁菜园,开展睦邻集市活动,开办爱心暑托班、冬令营等服务项目,开展关爱社区老人、残疾人和就业帮扶等活动,开展两地学习交流,培育人才等。
睦邻中心如同家门口的“会所”,覆盖了社区发展的各个领域,满足了移民社区居民的基本需求。
“社区这个大家比起山里的小家不晓得好多少倍,娃娃读书方便、买东西看病方便,有自己的娱乐圈子,闲了还可以自己种菜,好不安逸。”一年前,从湄潭县高台镇金盆水金塘村移民搬迁到社区的群众何天珍聊起自己在社区的生活,满脸笑意。
此外,除社区服务以外,在消费扶贫、产业发展上,上海杨浦区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助力湄潭产业发展。
8月2日,湄潭县黄家坝街道官堰香葱首次入沪销售2万余斤,得益于上海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援助270余万元,建设了黄家坝官堰制冰厂。制冰厂每天产冰16吨,可为20吨香葱长途运输提供冷冻保鲜。
官堰香葱销售到上海,推进了湄潭县“黔货出山”,助力消费扶贫、产业发展,也切实提高了群众收益。
上海援黔干部、湄潭县副县长孟焱表示,田坝社区睦邻中心围绕“凝聚民心、团结互助、居民自治”建设目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为群众送温暖、送知识、送志气、送信心,凝结成杨浦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特色品牌。同时,两地深化产业合作,让群众内生动力,成为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杨浦力量。
目前,湄潭新培育的社会组织,已能独立完成田坝社区睦邻中心的日常运作和管理。2020年上海杨浦区将继续整合社会组织资源,向田坝社区睦邻中心输送特色活动,通过睦邻伙伴计划,发掘培育当地更多社会组织、社区志愿骨干,带领小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家园建设。与此同时,深化产业协作,提升产业扶贫“造血”功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湄潭经济持续发展。